文化隨談:價值觀成為員工自覺行為是一個管理過程(之二)——心力管理
點擊:次 時間:2022-12-19
“心力管理”一詞,近些年經常出現在大眾視野,它起源于一位企業家的管理實踐并被業界推崇,這位企業家就是江蘇黑松林粘合劑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鵬凱。他用“心視”的方法,透視管理本質,不斷“拷問”自己,逐漸在“以人為本”的管理基礎上,多年探索“心力管理”,將“賺錢”的管理轉變到“修心力”的管理,用心動形成心力的智慧,贏得“人心”,并將“黑松林”管理創新實踐寫成了“心”故事——他的著作《心力管理》。

什么是“心力”呢?它是指一個人的心理能量,是一種精神、思想和才智的能量,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意念的力量,是一個人行為的內驅力。劉鵬凱將“心力管理”定義為:將企業員工的心之所及,轉化為力之所達的過程;是將企業團隊層面的意識培育轉化為物質層面的生產力資源,并有效地進行集聚、發散和利用的過程;是不斷引導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中,善用其心,自凈其心,消除惡心,增加愛心,發自內心,共同構建心心相印的和諧發展環境的過程。他說,一個企業有了“心力”,就會“人心齊,泰山移”,就會眾志成城,天大的事就會有員工一起扛,企業的發展就有了原動力,這就是眾心合力。
劉鵬凱曾在他的文章中描述了他進行心力管理的幾個小故事:
高考祝福暖人心。財務科老何在女兒高考第三天的上午想請半天假去迎接慰問高考完畢的女兒,我不但爽快地答應,還讓他統計全公司有多少員工的孩子高考,各買一箱牛奶另加一束鮮花,派人送去,祝孩子們“金榜題名”。
助學津貼皆動情。所有員工的子女,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畢業,可分別享受公司發放的助學津貼,已連續發放了10多年。員工們動情地說:公司關心員工子女入學,比父母想得都周到。
“今天遲到不罰款”的溫情。一天早上,因暴雨導致公司近一半的員工未能及時到崗。值班員小朱按照公司制度,將遲到員工姓名一一公布在黑板上。看著到班的員工個個被雨淋得像落湯雞,我忙叫行政科長去準備一些姜茶,分送到各車間,接著走到公布欄前將遲到人員名單全部擦掉,讓值班員重寫了一份“今天遲到不罰款”的安民告示。事實上,雖然大雨致使大量員工遲到,非但沒影響當天的生產任務,那天的生產還創下了單日產量的最高紀錄。
劉鵬凱善于通過各個管理細節將人文關懷轉遞給每個員工,激發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忠誠心。他用心力管理把文化管理具體化了、精細化了,把文化力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功能真正開發出來了。
北宋歐陽修有言:萬事以心為本。未有心至,而力不能至者。心力管理是文化管理的一種形式,它的精髓是:“用心管理,管到心里”,注重的是員工心智模式的培育,這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本質要求。通過心力管理,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企業倡導的價值觀,并轉化為自覺的行動。若公司小,“心力管理”會體現在企業管理者在員工管理與行為引導上的親力親為與直接影響;公司大了,大到華為這樣的企業,“心力管理”就體現在企業制度上的以人為本,企業制度安排、分配與激勵政策等均以凝聚員工、激活動力為出發點,企業的氛圍建設也均以排除雜念、樹立正念即企業的價值觀為原則。
價值觀管理是企業家、管理者的第一要務。要管理好、維護好企業的價值觀,需要投入心力而不是權力,需要長期堅持、日日為功。無論企業大小,只要想成為優秀的企業、長壽的企業,價值觀落地必定是管理者不斷傾注“心力”的過程。

什么是“心力”呢?它是指一個人的心理能量,是一種精神、思想和才智的能量,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意念的力量,是一個人行為的內驅力。劉鵬凱將“心力管理”定義為:將企業員工的心之所及,轉化為力之所達的過程;是將企業團隊層面的意識培育轉化為物質層面的生產力資源,并有效地進行集聚、發散和利用的過程;是不斷引導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中,善用其心,自凈其心,消除惡心,增加愛心,發自內心,共同構建心心相印的和諧發展環境的過程。他說,一個企業有了“心力”,就會“人心齊,泰山移”,就會眾志成城,天大的事就會有員工一起扛,企業的發展就有了原動力,這就是眾心合力。
劉鵬凱曾在他的文章中描述了他進行心力管理的幾個小故事:
高考祝福暖人心。財務科老何在女兒高考第三天的上午想請半天假去迎接慰問高考完畢的女兒,我不但爽快地答應,還讓他統計全公司有多少員工的孩子高考,各買一箱牛奶另加一束鮮花,派人送去,祝孩子們“金榜題名”。
助學津貼皆動情。所有員工的子女,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畢業,可分別享受公司發放的助學津貼,已連續發放了10多年。員工們動情地說:公司關心員工子女入學,比父母想得都周到。
“今天遲到不罰款”的溫情。一天早上,因暴雨導致公司近一半的員工未能及時到崗。值班員小朱按照公司制度,將遲到員工姓名一一公布在黑板上。看著到班的員工個個被雨淋得像落湯雞,我忙叫行政科長去準備一些姜茶,分送到各車間,接著走到公布欄前將遲到人員名單全部擦掉,讓值班員重寫了一份“今天遲到不罰款”的安民告示。事實上,雖然大雨致使大量員工遲到,非但沒影響當天的生產任務,那天的生產還創下了單日產量的最高紀錄。
劉鵬凱善于通過各個管理細節將人文關懷轉遞給每個員工,激發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忠誠心。他用心力管理把文化管理具體化了、精細化了,把文化力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功能真正開發出來了。
北宋歐陽修有言:萬事以心為本。未有心至,而力不能至者。心力管理是文化管理的一種形式,它的精髓是:“用心管理,管到心里”,注重的是員工心智模式的培育,這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本質要求。通過心力管理,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企業倡導的價值觀,并轉化為自覺的行動。若公司小,“心力管理”會體現在企業管理者在員工管理與行為引導上的親力親為與直接影響;公司大了,大到華為這樣的企業,“心力管理”就體現在企業制度上的以人為本,企業制度安排、分配與激勵政策等均以凝聚員工、激活動力為出發點,企業的氛圍建設也均以排除雜念、樹立正念即企業的價值觀為原則。
價值觀管理是企業家、管理者的第一要務。要管理好、維護好企業的價值觀,需要投入心力而不是權力,需要長期堅持、日日為功。無論企業大小,只要想成為優秀的企業、長壽的企業,價值觀落地必定是管理者不斷傾注“心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