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隨談:價值觀成為員工自覺行為是一個管理過程(之三)——行為管理
點擊:次 時間:2022-12-19
我們知道,價值觀轉化到行為動作上來,是一個過程,是企業文化管理的極為重要的內容。人的行為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延伸和貫徹,組織和員工的行為首先要求是在企業價值觀指導下的行為。價值觀是核心綱領,而在具體的行為上,就需要根據價值觀的內涵構建行為規范,價值觀要求什么,行為就要求做到什么,讓價值觀從一種思想、觀念轉變成員工的行為舉止、工作習慣、思維方式等。比如企業價值觀倡導“誠信”,則在行為規范中就要求企業整體誠信經營,員工做到言行一致,在對客戶、對同事、對利益相關者等的服務要求中就要做到信守承諾。
要使價值觀變成員工的自覺行為,我們認為要通過兩個基本步驟:第一步,是從價值觀導出行為規范;第二步,是用行為規范來考核員工行為。通過這兩個步驟,來對員工實行行為管理,實現價值觀的落地。
一、從價值觀導出行為規范
在由企業價值觀導出行為規范時,通常是對照價值觀編制行為規范,明確企業倡導行為和反對行為,并對行為進行管理。
捷盟咨詢在咨詢實踐中,構建了“目標導向型企業文化建設模型”,重點環節就是對“核心價值觀”進行分解、細化后轉化成“行為準則與標準”,通過對標找差、行動督導實現“價值對標、行為改進”,然后通過對行為進行考核管理、標桿引領,最終完成由價值觀到行為的導出過程。

我們的觀點是:
某省能源集團位列世界500強企業,由省內多家省屬礦業集團重組而來。捷盟咨詢為其開展企業文化的融合咨詢服務,從頂層設計入手,以文化融合手段來助推能源集團的成功重組,明確了“明德立新、包容超越”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其中的行為體系(如下圖)分四大部分。


項目組緊緊圍繞核心價值觀,按照國際跨國公司的普遍作法,在“行為規則”部分,根據不同的行為類別劃分行為細則,共設計了十方面共48條細則,供企業與員工遵守,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對企業與員工的行為起到導向與約束作用,很好地體現了其核心價值觀,如第一條“明德守信”就清晰描述了5個具體的行為要求與指引:
【不得欺騙誤導 侮辱誹謗客戶】
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沒有客戶的支持我們將無法生存。我們堅決禁止欺騙誤導顧客的行為,更不允許在利益發生沖突時侮辱誹謗顧客。
【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
我們堅決禁止利用在公司的地位和職權侵吞公司財物,“吃、拿、卡、要”,置集體和他人利益于不顧的行為。
【不得在公司內部拉幫結派】
我們只有團結凝聚、互補互助,才能克服困難,持續發展。我們堅決禁止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搞“小組織、小動作”,破壞企業的團結氛圍的行為。
而在“崗位工作規范”中,提出了“講責任、講紀律、講大局、講效率、講節約”的要求,同時規定如下“雷區”:
堅決反對逃避責任、自由散漫、目光短淺、效率低下、鋪張浪費等行為。
在“公共行為規范”中,規定如下“雷區”:
杜絕一切有損公司形象的不道德公共行為,違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在“人際關系規范”中,規定如下“雷區”:
【不要感情用事】不要解釋和否定錯誤。對他人有意見應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場合當面說清,不要背后亂發議論。
【不要看他人的笑話】在公眾場合出現他人有礙體面,有違公司規定的行為時應及時善意地提醒。
【不要消極對待領導決策】有保留意見的,可擇機反映,但在領導改變決策之前,不能消極應付。不要胡亂評議領導、同事或下級,更不能惡語傷人
二、用行為規范考核員工行為
一般來說,價值觀就是幾句話或幾組詞,就像管理一樣,它本身不增值,但會促進價值的產生。它之所以在企業管理中很重要,能發揮文化“潤物細無聲”的作用,關鍵在于把價值觀轉化為行為及結果的管理過程。有了價值觀,才能建立執行力和員工行為規范,讓所有員工的行為在價值觀約束指導下按照領導者和戰略所需的、預期的方向發展。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要對員工的行為以價值觀為標準開展考核,考核的方法我們用兩個案例來說明。
案例:英特爾公司Intel的價值觀行為考核
Intel公司的價值觀包括了六項準則,這六項準則是:風險承擔(Risk Taking)、良好工作環境(Great Place to Work)、客戶至上(CustomerOrientation)、質量為本(Quality)、紀律嚴明( Discipline )和結果導向(Results Orientation)。Intel的六個價值觀貫穿在企業所有工作中,成為Intel的寶貴財富和成功法寶。這六條價值觀,既是工作方法論,也是人文氛圍、組織行為的準則,還是凝聚人心的企業無形資產。
Intel把每一條準則分解為不同等級(0-缺陷,1-開始,2-行動,3-優秀,4-角色模范)的行為表現,根據員工實際表現來給每一個準則賦予一個分數,以此來考量價值觀在組織行為中的植入程度和體現程度,開展價值觀行為考核。見下圖。

以“風險承擔”這一條準則為例,它要求員工努力做到:培養創新和創造性思維;迎接變革、挑戰現狀;傾聽所有觀點和想法;從成功和失敗中學習;鼓勵和獎勵理智地承擔風險。然后把要求分解為具體的五個等級的行為表現,見下圖(以“風險承擔”為例)。

五個等級依次為:缺陷、開始、行動、優秀,一直到角色模范,最高等級的角色模范是價值觀行為化的最佳表現。
案例:阿里巴巴的價值觀行為考核
阿里巴巴的價值觀從2001年的“獨孤九劍”到2004年的老“六脈神劍”,再到2019年的“新六脈神劍”歷經三個版本,迭代過程緊緊圍繞戰略與組織的變遷,準確反映使命與愿景的指向。

隨著阿里價值觀內容的變化,配套的考核制度也發生了幾次變化。
“獨孤九劍”版價值觀考核。從各方面披露的信息看,此版價值觀考核的方式、評價等級等都沒有明確的標準,考核制度非常模糊。
老“六脈神劍”版價值觀考核。先是通關制考核:六條價值觀都各自從5個維度進行細化,每個維度對應不同的考核標準,最低分為0分,最高為5分。若某項分數為異常低分(0分、0.5分)或高分(4分及以上),則需要提供案例舉證。評分結果分為四個等級:優秀(27-30分)、良好(23-26分)、合格(19-22分)和不合格(0-18分)。后改為ABC檔位制考核:這種考核取消了對每條價值觀的維度劃分,即先對每條價值觀進行ABC評級,再匯總評分,然后對匯總后的評分再次進行ABC評級。換句話說,以前需要為6*5=30個二級維度打分,現在只需要對6個一級維度打分,無疑極大程度簡化了考核。總評為A 檔和 C 檔的員工,同樣需要提供多個方面的案例支持及綜合評價描述。
“新六脈神劍”版“0-1”打分制。六條價值觀中有五條價值觀需要考核(“認真生活、快樂工作”為倡導,不考核),每條價值觀下細分為4個行為項,共計5*4=20項。對每個行為項進行0或1評分,做到就是1分,沒有做到就是0分。最后,20項的分數相加,得出員工的價值觀總分,并進行定檔:A檔(16-20分)、B檔(11-15分)和C檔(0-10分)。
從阿里價值觀的考核管理的演變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明顯的規律——阿里希望將價值觀考核作為一種管理制度,所以他們在可操作性上進行了不斷優化。
從通關制開始,阿里就引入了“行為錨定法”進行價值觀考核,即將價值觀按照行為從高到低分為幾個等級進行評分。升級后的“新六脈神劍”,每一條價值觀都有詳細清晰的“行為描述”。表格如下:

這就是價值觀行為考核的基本邏輯與方法。本來很“虛”的價值觀,仿佛是無法考核的,只能就個別違規事件發生后才做處理。將價值觀細化分解為可描述的行為后,事情就變簡單了,價值觀考核的方法就不斷創新出來。最后通過行為的考評實現了對價值觀的管理。
對于成年人來講,個人的價值觀是穩定的,如果企業沒有管理手段,只是通過倡導價值觀,就想讓員工真心依從企業價值觀,收到員工自覺行為的結果,一定是徒勞的。所以,行為管理是企業文化管理的重要內容,價值觀成為員工自覺行為是一個管理過程。
要使價值觀變成員工的自覺行為,我們認為要通過兩個基本步驟:第一步,是從價值觀導出行為規范;第二步,是用行為規范來考核員工行為。通過這兩個步驟,來對員工實行行為管理,實現價值觀的落地。
一、從價值觀導出行為規范
在由企業價值觀導出行為規范時,通常是對照價值觀編制行為規范,明確企業倡導行為和反對行為,并對行為進行管理。
捷盟咨詢在咨詢實踐中,構建了“目標導向型企業文化建設模型”,重點環節就是對“核心價值觀”進行分解、細化后轉化成“行為準則與標準”,通過對標找差、行動督導實現“價值對標、行為改進”,然后通過對行為進行考核管理、標桿引領,最終完成由價值觀到行為的導出過程。

我們的觀點是:
- 檢驗企業文化建設效果的指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行為表現或績效,我們觀察一個企業文化的好壞也是從企業、員工的行為表現開始的,從表及里探索行為背后的價值觀。
- 要建設好文化,落實好價值觀,企業第一件可操作的事就是設立行為標準,明確價值觀要求的行為標準即行為準則。
- 有了行為標準的對照,我們就可以非常容易判斷組織行為、個體行為的對錯與好壞,對價值觀的落地就找到了簡單易行的方法。
- 為引導員工向價值觀要求的行為標準靠近,我們還需要通過開展一些主題活動,營造氛圍,讓員工愿意主動改進行為方式,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績效。
某省能源集團位列世界500強企業,由省內多家省屬礦業集團重組而來。捷盟咨詢為其開展企業文化的融合咨詢服務,從頂層設計入手,以文化融合手段來助推能源集團的成功重組,明確了“明德立新、包容超越”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其中的行為體系(如下圖)分四大部分。


項目組緊緊圍繞核心價值觀,按照國際跨國公司的普遍作法,在“行為規則”部分,根據不同的行為類別劃分行為細則,共設計了十方面共48條細則,供企業與員工遵守,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對企業與員工的行為起到導向與約束作用,很好地體現了其核心價值觀,如第一條“明德守信”就清晰描述了5個具體的行為要求與指引:
- 誠實工作,不隱瞞和掩蓋工作中任何存在的問題。
- 與合作伙伴保持正常的工作關系,任何收受合作伙伴賄賂、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是禁止的。
- 加強與遵紀守法、尊重我們價值標準的商業伙伴的交往,并幫助商業伙伴理解我們的道德行為準則。
- 不得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家人或朋友謀取私利。
- 不參加可能為企業利益、聲譽帶來潛在風險或有違社會公德的商業應酬或其他活動。
【不得欺騙誤導 侮辱誹謗客戶】
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沒有客戶的支持我們將無法生存。我們堅決禁止欺騙誤導顧客的行為,更不允許在利益發生沖突時侮辱誹謗顧客。
【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
我們堅決禁止利用在公司的地位和職權侵吞公司財物,“吃、拿、卡、要”,置集體和他人利益于不顧的行為。
【不得在公司內部拉幫結派】
我們只有團結凝聚、互補互助,才能克服困難,持續發展。我們堅決禁止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搞“小組織、小動作”,破壞企業的團結氛圍的行為。
而在“崗位工作規范”中,提出了“講責任、講紀律、講大局、講效率、講節約”的要求,同時規定如下“雷區”:
堅決反對逃避責任、自由散漫、目光短淺、效率低下、鋪張浪費等行為。
在“公共行為規范”中,規定如下“雷區”:
杜絕一切有損公司形象的不道德公共行為,違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在“人際關系規范”中,規定如下“雷區”:
【不要感情用事】不要解釋和否定錯誤。對他人有意見應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場合當面說清,不要背后亂發議論。
【不要看他人的笑話】在公眾場合出現他人有礙體面,有違公司規定的行為時應及時善意地提醒。
【不要消極對待領導決策】有保留意見的,可擇機反映,但在領導改變決策之前,不能消極應付。不要胡亂評議領導、同事或下級,更不能惡語傷人
二、用行為規范考核員工行為
一般來說,價值觀就是幾句話或幾組詞,就像管理一樣,它本身不增值,但會促進價值的產生。它之所以在企業管理中很重要,能發揮文化“潤物細無聲”的作用,關鍵在于把價值觀轉化為行為及結果的管理過程。有了價值觀,才能建立執行力和員工行為規范,讓所有員工的行為在價值觀約束指導下按照領導者和戰略所需的、預期的方向發展。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要對員工的行為以價值觀為標準開展考核,考核的方法我們用兩個案例來說明。
案例:英特爾公司Intel的價值觀行為考核
Intel公司的價值觀包括了六項準則,這六項準則是:風險承擔(Risk Taking)、良好工作環境(Great Place to Work)、客戶至上(CustomerOrientation)、質量為本(Quality)、紀律嚴明( Discipline )和結果導向(Results Orientation)。Intel的六個價值觀貫穿在企業所有工作中,成為Intel的寶貴財富和成功法寶。這六條價值觀,既是工作方法論,也是人文氛圍、組織行為的準則,還是凝聚人心的企業無形資產。
Intel把每一條準則分解為不同等級(0-缺陷,1-開始,2-行動,3-優秀,4-角色模范)的行為表現,根據員工實際表現來給每一個準則賦予一個分數,以此來考量價值觀在組織行為中的植入程度和體現程度,開展價值觀行為考核。見下圖。

以“風險承擔”這一條準則為例,它要求員工努力做到:培養創新和創造性思維;迎接變革、挑戰現狀;傾聽所有觀點和想法;從成功和失敗中學習;鼓勵和獎勵理智地承擔風險。然后把要求分解為具體的五個等級的行為表現,見下圖(以“風險承擔”為例)。

五個等級依次為:缺陷、開始、行動、優秀,一直到角色模范,最高等級的角色模范是價值觀行為化的最佳表現。
案例:阿里巴巴的價值觀行為考核
阿里巴巴的價值觀從2001年的“獨孤九劍”到2004年的老“六脈神劍”,再到2019年的“新六脈神劍”歷經三個版本,迭代過程緊緊圍繞戰略與組織的變遷,準確反映使命與愿景的指向。

隨著阿里價值觀內容的變化,配套的考核制度也發生了幾次變化。
“獨孤九劍”版價值觀考核。從各方面披露的信息看,此版價值觀考核的方式、評價等級等都沒有明確的標準,考核制度非常模糊。
老“六脈神劍”版價值觀考核。先是通關制考核:六條價值觀都各自從5個維度進行細化,每個維度對應不同的考核標準,最低分為0分,最高為5分。若某項分數為異常低分(0分、0.5分)或高分(4分及以上),則需要提供案例舉證。評分結果分為四個等級:優秀(27-30分)、良好(23-26分)、合格(19-22分)和不合格(0-18分)。后改為ABC檔位制考核:這種考核取消了對每條價值觀的維度劃分,即先對每條價值觀進行ABC評級,再匯總評分,然后對匯總后的評分再次進行ABC評級。換句話說,以前需要為6*5=30個二級維度打分,現在只需要對6個一級維度打分,無疑極大程度簡化了考核。總評為A 檔和 C 檔的員工,同樣需要提供多個方面的案例支持及綜合評價描述。
“新六脈神劍”版“0-1”打分制。六條價值觀中有五條價值觀需要考核(“認真生活、快樂工作”為倡導,不考核),每條價值觀下細分為4個行為項,共計5*4=20項。對每個行為項進行0或1評分,做到就是1分,沒有做到就是0分。最后,20項的分數相加,得出員工的價值觀總分,并進行定檔:A檔(16-20分)、B檔(11-15分)和C檔(0-10分)。
從阿里價值觀的考核管理的演變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明顯的規律——阿里希望將價值觀考核作為一種管理制度,所以他們在可操作性上進行了不斷優化。
從通關制開始,阿里就引入了“行為錨定法”進行價值觀考核,即將價值觀按照行為從高到低分為幾個等級進行評分。升級后的“新六脈神劍”,每一條價值觀都有詳細清晰的“行為描述”。表格如下:

這就是價值觀行為考核的基本邏輯與方法。本來很“虛”的價值觀,仿佛是無法考核的,只能就個別違規事件發生后才做處理。將價值觀細化分解為可描述的行為后,事情就變簡單了,價值觀考核的方法就不斷創新出來。最后通過行為的考評實現了對價值觀的管理。
對于成年人來講,個人的價值觀是穩定的,如果企業沒有管理手段,只是通過倡導價值觀,就想讓員工真心依從企業價值觀,收到員工自覺行為的結果,一定是徒勞的。所以,行為管理是企業文化管理的重要內容,價值觀成為員工自覺行為是一個管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