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集團
項目背景
北京同仁堂是我國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三百多年的悠久歷史,供奉御藥歷經八代皇帝的經歷,造就了同仁堂獨特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蘊。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進入到市場經濟以來,同仁堂人充分運用自己的文化優勢,把企業文化納入到企業的各項建設之中,推動了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1992年,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成立。當時同仁堂集團擁有核心企業21個、相關的緊密層、半緊密層企業幾十個。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是規模小、設備陳舊、人員老化、市場化程度低,而不同的是各自的產品結構、產品質量、技術設備、經營業績、管理風格、人員素質、資產狀況等存在極大的差異。各企業對加入集團的態度和利益預期存在明顯的不同,各類人員的思想情緒很不穩定。
作為有著三百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如何使分散的企業形成統一的意志?靠什么來形成集團的整體合力?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同仁堂人認識到:要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必須靠同仁堂優秀的文化來整合。
同仁堂堂訓: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同仁堂古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同仁堂精神:同修仁德,濟世養生。
同仁堂經營哲學:以義為上,義利共生。
核心價值觀(“四個善待”):善待社會、善待員工、善待經營伙伴、善待投資者。
同仁堂發展醫藥連鎖的“五同”經營理念——同魂 、同質、 同形、 同贏、 同創,即反映了連鎖的本質特征,體現“四個善待”的價值觀,又與企業的商號巧妙結合。
通過導入Cis企業形象設計,使同仁堂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新的內涵,與市場經濟和科學管理有機結合。前幾年,我們在市企業文化建設協會的幫助下,對同仁堂整體進行了設計,用形象設計的理論貫穿于企業的理念識別、行為識別和視覺識別的各個方面。通過形象設計的導入,進一步規范了企業行為和員工行為,確立了同仁堂面向21世紀的新形象。這樣做的結果是:把原先小生產方式下分散的優秀傳統,經過提煉、提升,納入社會化大生產中,使之成為現代化的科學管理體系;把德、誠、信的優良傳統和競爭機制有機結合起來,擴大其內涵,使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把講質量、講信譽的優良傳統和現代化科學技術、管理結合起來拓寬市場;把優良傳統對個人的道德要求升華為企業道德、職業道德,成為集體的行為規范。實現了老品牌的傳統文化同新的管理理念的有機結合,為同仁堂在新的世紀塑造了具有時代活力的新形象。
項目成果 部分成果舉例
捷盟咨詢公司2001年總結北京同仁堂集團“以德興企”的經驗,被中宣部推為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典型在全國推廣。同仁堂企業文化建設已成為全國企業文化建設的成功典范。
服務成效
在成功合作的基礎上,同仁堂集團再次委托捷盟咨詢為其下屬的醫藥零售連鎖經營業務進行文化建設與制度建設咨詢服務。同仁堂連鎖藥店從2003年6月的43家門店發展到上千家,遍布海內外。隨后,捷盟咨詢多次為同仁堂集團進行企業文化優化升級,梳理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形成了新版的《同仁堂文化手冊》,對同仁堂文化建設進行系統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