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毒教材”事件看國家文化安全
點擊:次 時間:2022-06-09

前一段時間,“毒教材”有關話題連續沖上熱搜、占據熱榜,鬧得沸沸揚揚、引發全民關注。腦海中閃現的是這些年美西方對中國圍追堵截時的張牙舞爪,聯想到的是曾聽到過的美國“第五縱隊”說法的一語成讖,還有偉大領袖毛主席高瞻遠矚的那句“美帝亡我之心不死”言猶在耳。文化的斗爭、意識形態的斗爭是沒有硝煙的斗爭,往往不為大眾所覺察,而美國最擅此道,他們用“和平演變”戰略“溫水煮青蛙”式把前蘇聯肢解了,干掉了他們當時最強勁的對手。他們僅用“一管洗衣粉”當作化學武器就可以摧毀一個國家,隨意編造一個“人權故事”就可以搞亂一個民族。美國前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在演講中公然宣稱:“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我們還有一門課程專門來教這些。這才是美國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美國幾十年來對中國文化領域的滲透從未停止,這是美國對華“和平演變”的重要一環,我們的核心教材竟也成了他們的文化工具。可見,我國的文化安全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必須引起國人的警醒、國家的高度重視。
“毒教材”的封面和插畫中,一是對中國人刻意丑化,進行西方的審美“殖民”;二是開展文化滲透,意在“培養精神美國人”;三是倒掛侮辱中國國旗,企圖顛覆意識形態;四是搞兒童色情,想從根上徹底毀掉下一代或者世世代代中國人。其實,除了人教版數學教材插圖,網友還扒出了不少類似毒瘤。比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牛郎織女》等竟然從教科書中刪除了,直到2021年《誰是最可愛的人》才重回課本;有初中英語老師指出,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內容居然全力宣揚西方文化、美化西方人;有網友專門詳細看了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全部語文課文,讓人極度震驚的是,除了一年級上冊之外,其它基本上都存在用“正面形象選西方人、負面形象用中國人”的方式,美化、鼓吹西方而貶損中國;還有一本名為《全國青少兒口才考試系列教材第二級(一)》里,膽大包天地把我國的臺灣、海南及九段線內領土,全部劃出我國版圖;最為甚者的是2021年判決的新疆長達13年的“毒教材”案件,就是企圖用教科書來分裂國家……所有這些文化亂象發生在西方對中國圍追堵截、企圖對崛起的中國進行和平演變的時期,不得不令人深思,這是事關國家文化安全的大事。
國家文化安全是個大話題,實現文化安全離不開文化 自覺、更需要保持文化的先進性,文化自信是根本。在今年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出版了第二批重點領域國家安全普及讀本,其中就有《國家文化安全知識百問》。其核心內容包括了四個方面:一是文化的主權;二是意識形態;三是文化的認同;四是文化的傳統。而此次毒教材事件,恰恰是從以上四方面嚴重危害了中國的文化安全,影響我們的文化自信。
一、以西方文化霸權侵犯中國文化主權
文化主權伴隨主權國家產生而產生,它是一國處理決定自身文化領域一切事務的最高權利,它是對文化霸權的一種挑戰。中國也曾經是“天朝大國”,萬國來朝,而現在“西方中心論”成為當代西方的主流,他們自視為理想主義的燈塔,不斷給世界定規矩、定概念,不斷干涉別國內政卻自以為是公平正義的“宇宙中心”。如今,中國進入偉大復興時代,一方面我們打開國門大力吸收借鑒全世界先進文化,在文明互鑒中提升自身,同時我們必須保留自己對文化的主權,保證主體文化不受外來文化的侵襲和顛覆。在毒教材事件中,插圖中出現星條旗衣服、國旗倒掛、丑化中國人形象等,顯而易見是西方勢力在針對我國教育領域開展文化滲透,我國文化主權被西方文化霸權公然入侵。
二、從意識形態領域對中國發起文化戰爭
意識形態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它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是有階級性的,它為經濟基礎服務。“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們的老祖宗早已有“意識形態”管理之先見,也知道搞好一個國家必須時刻掌握“輿情”,即百姓所思所求,并用理念去引導大眾,這就是無為而治。而現今的世界,霸權國家想要“搞垮一個國家”,也是從意識形態著手。由此可見,意識形態領域對一個國家而言是事關生死的戰略高地。前蘇聯的解體就是被美國從意識形態上開始顛覆的,現在,美國又想故伎重演,從意識形態上對中國實行和平演變。諸如美國隊長之類漫畫英雄電影、西方化的插畫滲透,無疑會對中國以億計的中小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寓教于樂”。對于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毒教材并不僅僅只是審美、畫風問題,是美西方從意識形態領域對中國發起的文化戰爭。
三、雙面夾擊國人對本民族的文化認同
文化的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基本價值的認同,是凝聚這個民族的精神紐帶,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時代,文化認同成為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一方面毒教材中出現星條旗、美化西方人而貶損中國人,極力宣揚西方文化;一方面從教材中刪除《誰是最可愛的人》和其他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這是兩面夾擊,在向我們的孩子灌輸美國認同的同時,毀掉中國人對自己民族、國家的認同,進而完全西化,達到摧毀中華文化之根的目的。
四、企圖以西化徹底推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美西方別有用心地傳播“中國人沒有信仰”,以便向我們灌輸他們的普世價值。但其實博大精深、流傳千古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我們的信仰之一,它是伴隨著中華文明綿延幾千年的文化魁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軟實力,是國家文化安全的堅實堤壩。尼克松曾說過:“如果有一天,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再被推崇,我們美國人,就戰無不勝了……”這句話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美國其實是承認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性的。“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美西方對我們的文化侵襲就是這些大大小小的蟻穴,絕不能對其掉以輕心。一些學者言必談西方價值觀,一些年輕人淡漠了中國傳統節日,熱衷于過“洋節”,當中國緊跟世界潮流時,我們不能忘了自己的靈魂,不能丟棄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毒教材中的軟色情、種族歧視、跨性別等元素就是徹底違背了我國傳統文化的本意,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極大否定,這不是畫風畫法和低級失誤的問題,而是在價值觀上存在極大問題。
毒教材的種種問題,不僅僅只是喪失了倫理道德,很多可能已涉及違法犯罪。有專家說,他們鉆了“法不禁止皆可為”的空子,實際上是有人在幕后操作“法不禁止皆可胡作非為”。在我國,教材的編寫、審核、定版、發行,是有一套成熟的流程規范的,但這次“毒教材”包括之前的語文、歷史教材,能一路綠燈通過層層審核,最終出現在課堂上,說明整個體系從編寫人員,到審核專家,再到監管人員,都集體淪陷了。在教材問題上,香港特區、新疆的教訓何其沉重和慘痛,讓我們意識到西方文化對中國的文化滲透達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
美蘇冷戰時期,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曾說:“如果我們能夠讓蘇聯的年輕人唱我們的歌并隨之舞蹈,那么我們遲早會教會他們按照我們要求他們采用的方法來思考問題。”蘇聯解體后,中國變成了美西方文化滲透的重點對象,如今杜勒斯“把對中國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的行動預言,美西方正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實施,我們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和有效的應對策略。
東漢時期政論家、史學家荀悅在《申鑒•雜言》中有一段話,“進忠有三術: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期未然謂之防,發而止之謂之救,行而責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中國古代和現代,都有一些文化傳播使者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對推動世界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唐代玄奘西天取經,明代鄭和下西洋,現代梅蘭芳傳播京劇文化到日本、美國、歐洲等,這些都是中華文化對世界產生影響和傳播的經典案例。
所以,我們除了“防、救、戒”,保持對西方文化侵襲的高度警覺外,我們更應該做的是不斷發展和充實本民族文化,保持中華文化的先進性,加強“文史哲”研究,系統提高意識形態對外傳播能力,講好中國故事,打造中國文化品牌,讓世界的主旋律中能聽到更多中國聲音。
國家文化安全的事,只要我們遵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安全思想,領會其精髓并付諸行動,保持我們文化的先進性,世界上任何企圖以文化霸權摧毀中華文化的癡心妄想都將是煎水作冰。美國對華的和平演變持續了幾十年,處心積慮地用各種渠道和手段對中國各個領域深度滲透、瓦解、控制,曾經他們很自信地認為中國會步蘇聯后塵,但是中國終究成為例外!